第四届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近日在江苏如皋举行。中国经济信息社在大会期间发布的《2018—2019中国氢经济发展年度评价报告》(下称《年报》)认为,我国氢能发展在关键材料与核心技术、商业化推广模式建立、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、社会舆lun导向等领域仍面临瓶颈,亟待解决。
一是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标准亟需突破。我国已掌握氦制冷循环设备核心技术,液态储氢已实现国产化,但是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,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(催化剂、质子交换膜与碳纸等)受国外垄断;关键组件制备工艺亟需提升,膜电极、双极板、空压机、氢循环泵等与水平仍存差距。氢能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有待完善,氢气品质检测与氢气泄漏测试仪器缺乏,检测认证机构尚未形成。
二是诸多问题制约商业化推广模式的建立。《年报》认为,从制氢环节看,现有技术依赖煤炭、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,存在经济性与环境污染风险;利用可再生能源存在低效率、高成本风险。从储氢环节看,尚未解决储氢密度、安全性与储氢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。从用氢环节看,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成本较高,技术不成熟且续航里程短。从加氢环节看,加氢站建设成本高昂,关键部件的国产化难度大。
三是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缺位。我国已从战略层面支持氢能产业发展,但是产业发展方向、目标与重点尚待明确,氢气仍然作为传统危化品管理,主管部门权责不明晰,加氢站审批难度大。
四是社会舆lun导向需关注。《年报》认为,氢能产业发展既需要技术攻坚创新,但是所处的舆lun环境也尤为重要。社会各界对氢能的认知程度差异较大,对氢能产业的认知壁垒尚待突破。
中国经济信息社秉承“服务经济建设中心工作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”的使命,持续关注并跟踪研究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动态,开展专项课题研究,服务氢能产业发展与应用。